近日,美国商务部长透露,如果存在合适的 “机器人手臂” 技术,苹果 CEO 库克会考虑在美国组装 iPhone 。不过,库克也暗示目前面临诸多难题,包括机器人技术不成熟、本土人力成本高、供应链不完善以及成本大幅上涨等。
虽然,iPhone 回美国制造不现实,但受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苹果正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印度、越南、巴西等地,却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实。苹果此举旨在减少对中国单一生产基地的过度依赖,通过分散风险,实施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iPhone 16e,开始巴西制造
为降低关税风险、削减成本,苹果已悄然加速调整供应链布局。
今年 2 月刚发布的 iPhone 16e,部分机型已开始转到巴西组装。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国外消费者购买到巴西制造的 iPhone 16e,其包装盒上清晰印有 “Assembled in Brazil – Brazilian Industry(巴西组装)” 字样。
美版 iPhone,将全部印度制造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苹果计划在 2026 年推出 iPhone 18 系列时,使美国市场销售的所有机型能够接近完全依赖印度制造。
近期,位于印度的两座新 iPhone 工厂已相继启动运营。
其中,位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霍苏尔(Hosur)的塔塔工厂生产基地已启动一条组装线,负责生产前一代的 iPhone 机型。另一工厂是鸿海在卡纳塔克邦班加罗尔设立的新厂,即将开始初步运营,主要负责 iPhone 16 系列的组装工作。
事实上,印度早已成为 iPhone 的第二大生产基地,苹果已能在印度完成全系列 iPhone 的组装工作,包括 Pro 系列等高端机型。
统计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印度生产的 iPhone 约占全球总产量的 15%,中国占比则超过 80%。不过,随着苹果供应链的持续调整,中国制造的 iPhone 占比在未来几年预计将显著下降。
从市场销量来看,美国作为 iPhone 的第一大消费市场,每年 iPhone 销量约为 7000 - 8000 万台;中国以 4000 - 5000 万台的年销量位居第二。
如果苹果要实现 2026 年美版 iPhone 全部由印度制造,印度合作伙伴需在 2025 年内将产能从当前约 3500 万部 / 年提升至 7000 万部以上,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旦达成,印度制造的 iPhone 在全球产量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
不过,印度工厂在设备调试、生产线管理、质量控制等核心环节相对薄弱,产品良品率与中国工厂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印度本土零部件配套率不足 30%,目前 iPhone 所需的数百个组件,如 A 系列芯片、OLED 屏幕等,仍高度依赖中国供应商。
这意味着,苹果虽能逐步减少对中国生产的依赖,但在短期内构建完全独立于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几乎难以实现。低端产业转移,发展科技以及对外出口科技,或许将成为中国未来比较确定的趋势。
对于苹果计划疯狂生产咖喱味 iPhone,小伙伴们怎么看?未来你还会买美版 iPhone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