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问题一直是 iPhone 用户吐槽的“重灾区”,从早年的“天线门”事件到如今的 5G 时代,iPhone 经常能出现在城市拥挤环境中信号不稳、掉线频繁的情况。
但根据来自 Majin Bu 的最新爆料,iPhone 17 Pro 将借鉴 Apple Watch Ultra 的天线设计,将天线重新定位到后置摄像头模块周围,不知道这次能不能解决信号问题。
距离苹果秋季发布会仅剩四周左右的时间,这则爆料会不会让你对新机重新燃起了兴趣?
iPhone 信号问题的“前世今生”
要理解 iPhone 17 Pro 天线重设计的意义,首先得回顾 iPhone 信号问题的历史。
早在 2010 年,iPhone 4 发布后就爆发了著名的“Antennagate”(天线门)事件。当时,用户发现如果用左手握持手机的下方,会导致信号强度急剧下降,甚至掉线。
这是因为 iPhone 4 的天线设计将天线集成在金属边框中,用户的手指接触到特定位置时,会形成“桥接”效应,干扰信号传输。苹果 CEO 史蒂夫·乔布斯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了这个问题,并免费向用户提供橡胶保护套(bumper)来缓解,但这也让苹果的声誉一度受损。
在后续的 iPhone 型号中,虽然苹果不断优化天线设计,如引入多天线系统(MIMO)和智能切换技术,但信号问题依然存在。
进入 5G 时代后,挑战更加严峻。许多用户反馈,在地铁、电梯或人群密集的商场中使用 iPhone 时,信号不稳、网络切换缓慢,甚至出现“假信号”现象——手机显示满格,但实际网速龟速。
这与苹果的机身设计有关:iPhone 的金属边框和玻璃后盖虽美观,但会影响天线的辐射效率。相比之下,安卓阵营的一些手机通过更多天线模块和塑料边框设计,在信号稳定性上略胜一筹。
从用户的反馈数量来看,信号问题是 iPhone 用户反馈的前三大痛点之一,仅次于电池续航和充电速度。
iPhone 17 Pro 将天线系统重新定位到后置摄像头模块周围,类似于 Apple Watch Ultra 的多频段天线集成方式。这不仅能减少用户握持时的干扰,还能优化电磁辐射模式,提高信号覆盖范围。
Majin Bu 在其个人网站和 X(前 Twitter)平台上详细阐述了这一传闻。
据他援引的消息源,苹果这一设计灵感来源于 Apple Watch Ultra,手表将天线巧妙地环绕在表盘边缘,实现更稳定的 GPS、蜂窝和 Wi-Fi 连接。不同的是,iPhone 17 Pro 的摄像头模块体积巨大——据传将采用全新的矩形“相机岛”设计,尺寸相当于两个 Apple Watch Ultra 显示屏。这为天线提供了更多空间,避免了传统边框天线的局限。
新设计将天线移至后置摄像头周围,用户握持底部时不会直接干扰摄像头区域,从而减少信号衰减。其次,这一布局能改善天线的辐射模式。电磁波的传播类似于光线,会受金属部件和人体影响而产生“阴影区”。通过环绕摄像头模块,天线能实现更均匀的主瓣分布,减少垂直和对角方向的盲区,尤其在城市高楼林立或室内复杂环境中表现突出。
此外,新天线系统有望支持 Wi-Fi 7 和更先进的 5G 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Majin Bu 的爆料记录较为可靠,他曾准确预测 iPhone 15 的 USB-C 接口和 iPhone 16 的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