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DeepSeek-R1 因 “性能对标 GPT-4o、成本仅 1/20” 爆火,市场份额一度高达 50%。
然而据《金融投资报》消息,短短半年间,DeepSeek 的使用率已从年初的 50% 暴跌至目前的 3%。大量用户转向豆包、腾讯元宝等其他 AI 工具,仅余少数固定用户留存。
原定于今年 5 月推出的 DeepSeek-R2,因训练数据质量不高、高端 GPU 不足一再跳票,迟迟未现身。
DeepSeek-R2 的难产也是目前行业缩影,国内多数大模型陷入停滞,存在感持续下降。
未来,AI 大模型需向有实际价值的智能体(AI Agent)和三维空间人工智能发展,才是行业长远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