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苹果折叠屏产品的爆料,可谓相当密集。
预计苹果首款折叠屏设备,将采用 4:3 的屏幕比例,呈现「书本式」的开折形态。
内屏方面,该产品将采用 7.67 英寸屏幕,分辨率为 2713✖️1920p,并引入屏下摄像头技术。
同时,外屏尺寸为 5.49 英寸,分辨率 2088✖️1422p,且仍将采用屏幕挖孔方案。
这意味着该设备处于未开折状态时,握持感将与 iPhone mini 保持一致,保证了单手操作时的体验。
而就在近期,消息人士郭明錤再次为我们透露了更多产品细节。
一起来看看。
图片来源:macrumors
郭明錤透露,最新的行业调查显示,苹果将全面拥抱三星,并采用其深耕多年的无折痕显示屏解决方案。
这也意味着,为了确保首款折叠屏 iPhone 后续的顺利投产,苹果将暂时搁置自研计划。
按照他的说法,三星计划通过全新的内部铰链技术,彻底解决折痕问题。
众所周知,可折叠设备出现折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屏幕反复弯折过程中,折叠处的受力过于集中所致。
目前来看,三星的解决方案是为弯折处加入金属板,从而分散和控制弯折时屏幕的受力。
而正如此前外界预测的那样,「无折痕」设计将成为苹果首款折叠屏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
图片来源:郭明錤个人网站
如果苹果最终真的能够推动解决这一问题,无疑会为行业内提供全新的产品迭代路线。
目前来看,苹果首款折叠屏将定档于 2026 年。
根据多方消息透露,三星已为苹果铺设专用生产线,屏幕量产计划即将开启。
ETnews 预测,基于现有的产能,苹果预计将在 2026 年生产 600 万至 800 万台折叠屏 iPhone。
只能说,苹果对于自家首款折叠屏产品的市场预期,显然远高于头显产品。
图片来源:IT之家
此外,关于折叠屏 iPhone 的售价,也是不少小伙伴们关心的问题。
最近,外媒 Fortune 发布报道,透露了折叠屏 iPhone 的物料成本。
瑞银集团(UBS)拆解了三星近期发布的 Galaxy Z Fold 特别版,分析该产品的物料成本大约为 790 美元(约 5674 元人民币)。
以此基准进行核算,瑞银预估苹果首款折叠屏设备的物流成本将略低 4%,大约为 759 美元(约 5451 元人民币)。
因此瑞银判断,折叠屏 iPhone 的起售价最终可能会介于 1800—2000 美元之间。
如此一来,该产品将能为苹果贡献 53%—58% 的利润率。
结合汇率、以及苹果在国区的定价惯例来看,该产品的起售价多半会在 12999 元这一档位。
图片来源:fortune
如果消息属实,这一售价会劝退不少普通消费者。
另外,如果苹果最终将首款折叠屏设备划归为 iPhone 系列。
那么这款传闻多时的「iPhone Fold」,也将成为 iPhone 系列中起售价首次超过万元人民币的产品。
问题来了,你会入手这款产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