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超体》《阿凡达》等科经典幻电影里的脑机接口场景,如今正逐渐走进现实。
近日,苹果联合脑机接口公司 Synchron 首次公开 “意念控 iPad” 技术,这对渐冻症(ALS)等行动障碍患者是重大突破。
视频中有位叫 Mark Jackson 的渐冻症患者,他是全球第一批能用 “意念” 控制苹果设备的用户。他通过意念就能操作 iPad,比如打开 APP、写消息这些日常操作,全都能在主屏幕上完成。
据悉,这项技术的核心是 Synchron 公司的 Stentrode 脑机接口设备,用户需要在大脑里植入一枚接收芯片。这东西细得像头发丝,外形像个支架,通过微创的血管内手术,从颈静脉植入大脑运动皮层的血管表面就行。
之后设备上的电极阵列能捕捉神经信号,再通过算法 “翻译” 出用户的想法。而苹果的 BCI HID(脑机接口人机交互标准),就像给大脑信号和备搭了座桥,让脑电波成了和触控、键盘、语音一样的 “原生输入方式”。整个系统用蓝牙连接,不用额外设备,也不用看护人员帮忙。
与传统辅助设备相比,它是个“闭环交互系统”,不光能识别用户想干嘛,还能实时给上下文信息,让解码更准、响应更快。用户还可以把意念动作直接绑定成系统快捷指令,操控起来更方便,真正实现 “零干预” 操作。
此外,脑信号私密性强,别人没法操控,其他设备也 “读” 不到,隐私安全性更高。
根据 Mark Jackson 的说法,这项技术让他重新找回了社交能力。现在他能和亲友联系、看新闻,生活慢慢回到正轨,这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其实,去年 5 月苹果就宣布与脑机接口初创公司 Synchron 合作。不过,直到今年早些时候,苹果发布的新一代 iOS 26、iPadOS 26 等操作系统才正式加入对脑控技术的支持,让 “意念操控” iPad、Vision Pro 等苹果设备离现实越来越近。
目前脑机接口按侵入方式主要分为非侵入式、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三类。
苹果和 Synchron 公司合作的属于侵入式,和马斯克的 Neuralink 芯片有点像。但和 Neuralink 的开颅手术比起来,Synchron 的血管内植入属于位微创式,对用户创伤更小,还能避免脑组织排斥反应。现在全球已经有 10 位 ALS 患者用上了这个方案,主要用来治疗瘫痪。
不过,苹果的脑控技术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应用于医疗辅助领域,相比科幻电影中的“超能力”,仍有很大的差距,标志着科幻场景的部分实现。
未来,随着双向交互技术的突破,脑控技术或将进一步模糊科幻与现实的界限。届时,普通用户或许也能通过意念控制智能设备、玩沉浸式游戏,甚至实现更复杂的人机协同,想想都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