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8点,iPhone 17系列正式开启预售。
除了苹果官网瞬间被挤爆外,各大电商平台也同步开启了抢购狂潮。
iPhone 17首销告捷:京东数据惊艳
京东官方数据显示,iPhone 17系列首销预售仅1分钟,成交量便轻松超越了去年iPhone 16系列首销全天的总和,再次刷新了苹果手机的销售记录。这足以证明消费者对iPhone 17系列的期待值之高。
标准版iPhone 17:销量担当,一鸣惊人
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次首销中,iPhone 17 256GB标准版异军突起,成交额远超上一代同款机型,一跃成为预售期最受欢迎的型号。这与以往Pro系列独占鳌头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长期以来,Pro系列,尤其是Pro Max机型,一直是iPhone的销量主力。但今年,苹果似乎有意调整策略,标准版凭借“加量不加价”+“国补”的双重buff,摇身一变,成为了史上最具性价比的iPhone标准版机型。这无疑是苹果的一次大胆尝试。
iPhone 17标准版:配置升级,诚意满满
在硬件配置方面,iPhone 17标准版进行了多项关键升级,堪称诚意满满:
首次支持120Hz ProMotion高刷屏:
告别了“万年60Hz”的遗憾,带来了更加流畅顺滑的视觉体验。
搭载新一代A19芯片:
性能大幅提升,运行速度更快,游戏体验更佳。
4800万像素双摄:
拍照效果更加出色,细节更丰富,色彩更鲜艳。
256GB存储起步:
彻底解决了“128GB不够用”的痛点,让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存储照片、视频和应用。
这些升级,直接解决了过去标准版“无高刷”、“128GB存储不够用”的两大痛点,显著缩小了与Pro机型的差距。
而售价依然保持5999元起,首发期间还能享受500元国补,性价比大幅提升。这无疑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
iPhone 17 Pro系列:亮点虽多,但吸引力下降
反观iPhone 17 Pro系列,虽然拥有更强大的A19 Pro芯片、4800万像素三摄(支持8倍光学变焦)、首发蒸发冷却散热技术、12GB运行内存和更大电池容量等诸多亮点。
但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大众的吸引力明显下降:
新设计争议较大:
取消钛金属中框,后置相机模组过大,被不少人吐槽“丑”。审美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但外观设计确实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售价高昂且不支持国补:
8999元起的售价,不仅比上一代贵了1000元,还不支持国补。这让不少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iPhone 17:苹果的“田忌赛马”策略
也正因如此,今年iPhone 17系列的爆款不再是Pro系列,而是首次变成了标准版机型。这或许是苹果有意为之,通过提升标准版的性价比,吸引更多用户,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分析机构TrendForce预测,iPhone 17系列的全球出货量有望突破2.5亿部,相比iPhone 16系列将有显著增长。这无疑是对苹果“性价比”战略的肯定。
苹果“卷”起来了,安卓厂商压力山大
有一说一,苹果今年对iPhone 17标准版的投入确实超出了预期,用户过去吐槽的“万年60Hz屏幕”、“128GB乞丐版”两大核心痛点问题全部解决,再加上“加量不加价”和500元国补,甚至让不少万年忠实安卓用户都动了换机型的念头。这足以证明iPhone 17标准版的吸引力之大。
当一向主打高端的苹果,也开始在性价比上“卷”起来,恐怕不少安卓厂商都要为之一振,压力巨大。安卓厂商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策略,在性价比方面与苹果展开竞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iPhone 17系列一分钟成交量超去年全天,256GB标准版成最受欢迎机型。小伙伴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