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 发布前,曾有消息称除标准版外,其余 3 款机型或因关税、内存升级等因素涨价 50 美元(约 360 元人民币),但最终苹果未涨价,仅部分机型调整定价。
四款机型,价格调整如下:
iPhone 17 标准版:存储升级至 256GB(原 128GB),首次支持 120Hz 自适应高刷,价格不变,加量不加价;
iPhone 17 Air:取代 iPhone 16 Plus(原 8 + 128GB 版 6999 元起),因运存存储升级至 12 + 256GB起,起售价上调至 7999 元起(贵 1000 元),正常上调;
iPhone 17 Pro:与 Air 类似,运存提升到 12GB,且淘汰 128GB 版,起售价上调至 8999 元(贵 1000 元),正常上调;
iPhone 17 Pro Max:运行内存升至 12GB,存储仍 256GB 起步,9999 元起售价与前代持平。
销量方面,iPhone 17 系列国内首周激活量超 103 万,较 iPhone 16 系列的 69.8 万台提升接近 50%,首销卖爆了。
其中 iPhone 17 Pro Max 最受欢迎,占比 39%;iPhone 17 Pro 次之,占比 38%;iPhone 17 标准版占比 22.8%,虽占比不高,但销量较去年 iPhone 16 标准版提升超 4 倍,增速最快。
对于 iPhone 17 系列未涨价的原因,分析认为是中国制造和苹果压低供应链关键部件采购价有关。
一、零部件供应商占比
据国外机构 Counterpoint 分析,iPhone 17 Pro Max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如下:
中国供应商:占比 42.8%(最高),主要供应处理器、镜头、电池等核心部件;
韩国供应商:占比 28.5%,聚焦屏幕、闪存、内存等模块;
日本供应商:占比 23.8%,代表企业铠侠提供闪存和内存;
美国供应商:显示占比 4.9%(仅 2 家),但未包含高通基带等潜在高占比模块,实际占比或更高。
二、物料成本分析
据估算,iPhone 17 Pro Max(256GB) 预估物料成本 535 美元(约 3820 元人民币),较前代 iPhone 16 Pro Max 上涨 50 美元,涨幅约 10%。
成本占比最高的零部件如下:
相机模组:新增 4800 万像素潜望长焦镜头,成本约 95 美元,占总成本 18%;
屏幕:成本约 90 美元,占总成本 17%;
A19 Pro 芯片:成本约 50 美元,较前代 A18 芯片贵 5 美元;
内存和存储:运行内存升级至 12GB,成本增加 10 美元;
铝合金机身:由中国蓝思科技提供一体化设计,因取消高端钛合金中框,成本更低,可节省开支,但也因此容易刮花,不耐磕碰;
其他:首发 VC 蒸汽腔散热系统、更大容量电池,进一步推高物料成本。
综合来看,尽管 iPhone 17 Pro Max 多款核心元件成本上升,但依托中国制造控制生产端成本,且苹果积极压低关键部件采购价,最终使得 iPhone 17 系列未涨价。
不得不说,苹果压成本是真的猛,把我都搞懵了!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