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于昨日向 iPhone 用户同步推送 iOS 18.7.1 与 iOS 26.0.1 两项重要更新,其中 iOS 18.7.1 专为坚守旧系统的用户打造,成为 iOS 18 系列的又一 "收官级" 维护版本。
该更新覆盖 iPhone XS 至 iPhone 16 全系列设备,安全修复是此次更新的核心。官方明确指出,版本重点修复了 FontParser 组件的 "越界写入" 漏洞:攻击者可通过恶意制作的字体文件导致应用崩溃或进程内存损坏,苹果通过强化边界检查彻底封堵了这一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苹果更新惯例,此次推送可能还包含未公开的隐性优化,进一步提升系统稳定性。
对于还没升级 iOS 26 的用户而言,此次更新具有强制必要性。苹果强调,该版本是保障旧系统安全的关键补丁,尤其适合追求稳定体验、对新功能需求较低的用户群体。
与 iOS 18.7.1 的精准定位不同,iOS 26.0.1 作为 iOS 26 大版本的首个修复更新,承担着解决新系统初期故障的重任。官方日志显示,其修复范围涵盖五大核心问题:iPhone 17 系列 Wi-Fi 与蓝牙随机断连、少数设备蜂窝网络失效、特定光线拍摄的照片残影、自定义图标空白以及 VoiceOver 功能异常等。
然而,这场 "修复更新" 并未完全达到用户预期。在我们的评论台与私信后台用户反馈升级后设备仍存在明显卡顿,iPhone 16 Pro 等机型表现尤为突出:桌面滑动帧率波动、多任务切换延迟、游戏渲染掉帧伴随机身高热成为高频投诉点。有用户形容升级体验为 "灾难级别",甚至出现长按蓝牙图标卡死、面部识别响应迟缓等严重问题。
针对争议,苹果官方给出解释:大版本更新后系统需后台索引文件、更新应用资源,短期内会导致性能波动,通常 3 天内可自行缓解。但实测数据显示,iOS 26 引入的 "液态玻璃" 动态效果与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对硬件要求显著提升,A12 及更早芯片机型因算力不足,即使完成后台适配也难以流畅运行。部分用户尝试开启 "减弱动态效果"、降低界面透明度等优化手段后,卡顿问题仅得到部分缓解。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机型体验呈现两极分化:iPhone 17 Pro 等搭载 A17 芯片的新机在升级后信号、续航与游戏帧率均有改善,而 iPhone 14 及更早机型则普遍陷入性能困境。
基于当前体验反馈,两类用户需采取截然不同的升级策略:
未升级 iOS 26 的用户
建议优先安装 iOS 18.7.1 安全补丁,暂缓升级 iOS 26 及 26.0.1 版本。尤其 iPhone 14 及更早机型,需警惕新系统对硬件的高负载需求,避免因卡顿影响日常使用。若已升级 iOS 26 且卡顿严重,可通过清理存储空间(保留≥15GB 剩余空间)、关闭动态效果或使用第三方工具修复系统文件缓解问题。
已升级 iOS 26 的用户
建议更新至 26.0.1 版本修复网络与功能故障,但需做好短期性能波动准备。若卡顿持续超过 3 天,可考虑通过 DFU 模式降级至 iOS 18.7.1(仅限支持固件的老机型)或等待苹果后续优化更新。
行业分析师指出,此次双版本推送折射出苹果的系统维护策略:既通过安全补丁延长旧系统生命周期,又以迭代修复推动新系统普及,但硬件适配不足仍是制约体验的核心瓶颈。目前苹果尚未公布下一轮更新时间表,用户需持续关注官方动态与社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