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夜,苹果突然官宣 WWDC 25 全球开发者大会将于6 月 10 日(下周二)凌晨 1 点举办,中文宣传标语定为「开眼在即」。
然而,这次官宣却引发网友大量吐槽,核心矛盾集中于苹果 AI 中文版迟迟未上线,频繁的发布会官宣反而激化了用户不满。
苹果今年官宣节奏与往年存差异,三次预热引发关注:
3 月 26 日,苹果首次通过新闻稿公布 WWDC 25 将于 6 月 10 日召开;
5 月 21 日,官方正式发出邀请函,确认线上为主的举办形式;
6 月 2 日完善巡航,苹果第三次官宣强调「开眼在即」,并公布大会毛玻璃特效 Logo,寓意新一代操作系统将借鉴 visionOS 风格,采用全新半透明毛玻璃效果、悬浮式菜单等设计,界面从扁平化转向立体拟态,将为用户带来全新视觉体验。
按往年惯例,WWDC 以软件更新为主,今年预计带来 iOS 19、iPadOS 19、macOS 16、tvOS 19、watchOS 12 和 visionOS 3 等新一代系统。
但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爆料,苹果计划调整命名规则:以「系统名称 + 年份」替代传统版本号,例如统一命名为 iOS 26、iPadOS 26、macOS 26、watchOS 12 等。
据悉,现有系统因初始发布时间不同,版本号差异显著(如 iOS 18、macOS 14),容易误导用户和开发者。统一命名参考科技行业惯例(如汽车提前半年发布下一年度产品),通过版本号强化时间周期关联。
比如大家最关注的,iOS 19 更名为 iOS 26,是因新系统开发周期横跨 2025-2026 年,且符合前瞻性命名逻辑。
除系统更新外,有消息称 WWDC 25 还可能推出硬件新品,如新一代 AirTag 2、Mac Pro 2025、HomePod等概率较大,但目前官方尚未透露具体信息。
尽管大会看点颇多,但网友却「槽点满满」,核心矛盾在于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在中国区迟迟没有落地。
苹果自 WWDC 24(2024 年)发布 AI 功能以来,全球其他地区用户已正常使用,而中国区官网始终显示「Apple 智能预备好」,跳票一年仍未上线。
Mark Gurman 日前更是透露,本次大会可能不会重点介绍 AI 更新,国行 AI 落地仍无明确时间表。
在 AI 已成手机行业核心创新点的当下,苹果AI严重滞后早引发用户强烈不满。有网友调侃宣传语「开眼在即」实为「画饼在即」,去年的 PPT 实现了吗?(开眼在即❌ 画饼在即✅),讽刺苹果频繁官宣却未兑现 AI 承诺。
按照往年惯例,6 月 10 日 WWDC 25 开幕式结束后,苹果将发布iOS 26 首个 Beta 测试版,预计 iPhone 11 及以上机型均可升级尝鲜,正式版则要等到 9 月中下旬与 iPhone 17 系列同步推出。
这场「开眼」能否成真,下周二凌晨的发布会将给出答案,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