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少量首批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用户在社交平台反馈,手机出现严重褪色情况,问题主要集中在 “星宇橙” 配色机型上,“深蓝色” 配色也有少量案例。
从网友晒图片来看,橙色版 iPhone 17 Pro 系列的褪色从机身背面摄像头区域开始,逐渐变成玫瑰金或粉色。而背部中间 Logo 区域的玻璃面板不会褪色(仍保持鲜艳橙色),导致机身背部上下出现明显色差。
相比之下,深蓝色版虽有少量褪色案例,但视觉上色差相对并不明显。另外,银色版目前尚未出现褪色情况,市场认可度有所上升。
苹果彻查,受影响用户可免费换机
事件发生后,苹果迅速行动,已着手彻查 iPhone 17 Pro 系列褪色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
据科技媒体 AppleInsider 报道,供应链内部消息人士透露,苹果已开始回收反馈褪色问题的 iPhone 17 Pro 和 17 Pro Max 机型,受影响用户可免费更换新机。这些回收的机型将被送返工程团队,用于评估具体涉及的生产批次及生产环节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iPhone 17 Pro 系列的褪色属于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用户不会遇到该问题;即便不幸出现褪色,也可通过苹果的免费换机服务解决,消费者仍可放心购买。
褪色初探:或与铝材质工艺缺陷有关
综合多家科技媒体及业内人士分析,iPhone 17 Pro 系列褪色的根源,与今年机身材质的调整密切相关,该系列改用一体铝合金材质,替代了前代的钛金属。
为让铝金属呈现持久亮丽的颜色,苹果采用了复杂的铝金属阳极氧化工艺,具体生产流程可概括为三步:
1. 形成多孔氧化层:通过电解,在处理后的铝材表面形成一层类似海绵结构的多孔氧化膜,为吸附染料做准备;
2. 注入染料:将特定颜色的染料(如橙色)注入氧化膜的微小孔洞中;
3. 封孔环节:通过特定化学或物理方法,封闭氧化膜的 “海绵孔”,将染料永久锁在内部,同时隔绝外界环境影响。
目前初步判断,褪色问题大概率出在最关键的 “封孔” 环节。如果封孔剂成分错误、生产流程混入杂质,或直接遗漏封孔步骤,都会导致封孔不彻底。此时,氧化膜内的染料会暴露在外,接触油脂、水分或受到光照后,就容易出现褪色。
从多方观点来看,此次褪色问题主要由制造端的工艺瑕疵导致,排除了用户使用不当的可能。
知名博主@李楠则提出了不同视角的推测:他认为中国制造业拥有成熟可靠的工艺,此次褪色可能与苹果“去中国化” 策略有关 。因苹果更换了不专业、不负责任的供应链厂商,比如将色粉供应商换成了非中国厂商(咖喱味的),这些厂商提供的部分色粉,在光照等特殊条件下容易发生变色。
目前,苹果官方仍在对褪色原因进行调查,尚未公布具体结论。如果最终确认问题属于工艺缺陷,预计苹果会调整供应链标准,并优化阳极氧化工艺中的封孔技术。
最后提醒 iPhone 17 Pro 系列用户,日常使用时尽量注意两点:一是避免手机长时间暴晒;二是不要用含漂白剂或过氧化氢的清洁剂擦拭机身,以免加速机身变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