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苹果放弃了造车计划,但并未放弃在车机操作系统领域的布局。早在 2014 年,苹果就推出了车机系统 ——CarPlay。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它已支持全球众多主流汽车品牌及部分中国本土车型,覆盖范围广泛。
不过,传统 CarPlay 功能主要聚焦于信息娱乐、导航辅助,以及通过 iPhone 映射在车机屏幕显示,对车辆本身功能的控制权限较低,用户体验较为有限。
转折出现在 2022 年的 WWDC 开发者大会上,苹果首次公布 “下一代 CarPlay” 的概念设计。官方宣称其将带来突破性交互逻辑,重新定义车载系统,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用户广泛期待。
起初,多数车企对其持开放态度,奔驰、奥迪、保时捷、日产、福特等主流品牌纷纷表态支持。
但合作很快出现变数,此后有消息称,新一代 CarPlay 因深度整合车辆核心功能(如接管仪表盘、获取行驶数据和驾驶习惯等),被部分车企认为 “过于强势”。车企担心将核心数据控制权交给苹果,可能导致自身丧失对用户体验的主导权 —— 毕竟,没有企业愿意轻易 “交出灵魂”。此后,部分车企在合作上态度摇摆,甚至转向自主研发车机系统。
因技术整合难度大、车企合作意愿减弱等因素影响,苹果下一代 CarPlay 迟迟未能正式发布,至今跳票已近 3 年。
就在外界以为项目或将搁置时,苹果昨晚突然官宣下一代车机系统正式到来,并命名为 CarPlay Ultra—— 这是苹果首个以 “Ultra” 命名的操作系统。
与传统 CarPlay 不同,CarPlay Ultra 首次实现车辆功能的深度集成,核心亮点堪称颠覆性,主要亮点包括:
多屏幕全域接管:可直接控制车辆仪表盘显示(如速度表、转速表、燃油表等),支持车内全屏幕覆盖,实现数字仪表与娱乐系统的无缝联动。
核心功能深度控制:控制权限延伸至空调、座椅加热 / 通风、驾驶模式等核心功能,并能将车速、转速等驾驶数据与导航、媒体信息实时融合显示,重塑交互逻辑。例如,高速行驶时系统会自动弱化娱乐界面,优先显示车速与导航,提升驾驶安全性。
高度品牌定制化:可与不同车企的内饰设计、UI 风格深度适配(如奔驰的豪华主题、保时捷的运动主题),支持用户自定义仪表盘显示风格,同时整合 iPhone 动态小组件(如天气、日程)。这种 “统一操作逻辑 + 个性化视觉” 的设计,既保留 CarPlay 的易用性,又维持车企品牌调性。
多元智能交互:支持屏幕触控、物理按键和 Siri 语音命令操作。依托 Apple Intelligence,Siri 成为智能中枢,可执行复杂指令,如系统能实现语音控制泊车、快速订餐等场景化功能,交互体验几乎接近车辆原生系统。
不过,CarPlay Ultra 对硬件配置和兼容性要求较高,目前仅阿斯顿・马丁等少数品牌的部分车型支持。
苹果官方宣布,自 2025 年 5 月 15 日起,美国和加拿大消费者订购阿斯顿・马丁新车(如 SUV 超跑 DBX 707,售价约 328 万人民币)时可率先体验,现有车型也将通过软件更新升级。
未来 12 个月内,系统将逐步扩展至现代、起亚、捷尼赛思等其它汽车品牌。
此外,CarPlay Ultra 需搭配运行 iOS 18.5 或更高版本的 iPhone 12 及以上机型才能使用。
最后附上 阿斯顿・马丁发布的 CarPlay Ultra 实车演示视频。从中可以看出,仪表盘与中控屏的流畅联动、Siri 的精准响应令人印象深刻,这种 “从外接工具到车载中枢” 的转变,展现了智能系统与汽车硬件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功能强大。
然而,CarPlay Ultra 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如 华为鸿蒙座舱、小米澎湃人车家全生态、蔚来 NIO OS 等自研系统已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且更懂本土用户需求(如支持方言语音、无缝接入智能家居)。此外,其对车辆核心数据的高开放要求,可能导致更多车企对合作持谨慎态度 —— 毕竟,在智能化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数据控制权堪称车企的 “生命线”。
网友调侃称,“iPhone 有了,iOS 18.5 也更新了,现在就差一辆马丁了!” 对于苹果这款 “迟到三年” 的车机系统,你认为它能打破现有市场格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