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苹果用户,我的第一款产品,自然是苹果创立之初的目标产品:Mac。
我都不记得是 2009 款 MacBook 还是 2010 款,型号是 MB466,当时算是垫底的机型,就像现在的 MacBook Air 丐版。也刚好是乔布斯从牛皮袋里拿出首款 MacBook Air 之前,这是2010 年拍下的照片。
买下这台 Mac 我花了8000多,当时我的工资只有 2000 多。拿到公司去用,老板还很好奇的问了句:这是你买的?因为他知道价格,之后还给营销团队奖励了一台公用的 MacBook Air。
而我,大概是信用卡有 5000 额度可以分期,不够刷找长沙的朋友又借了 3000 多存进去,才买下这台心仪已久的 Mac。
其实当时,IBM 笔记本也是“梦中情机”,可是,二者之间决择,被 MacTalk @池建强 持续分享的 Mac OS X 技巧所吸引,觉得它更接近之前玩的 Linux、FreeBSD 系统,但是又有着无与伦比的美感与软硬件集成,就没有犹豫,坚定的选择了 Mac。事实上,我的选择确实没错,在很长一段时间,Mac 都给我带来了便利,工作、生活上的收益都有它的巨大贡献。
哪怕是现在写写文章、拍拍视频,也依靠苹果的产品带来稍高一点的流量,也挺唏嘘。那时候的 MacBook 背面都是有苹果 LOGO 灯的,开盖就点亮,就像一个信仰的灯塔。只不过我当时太过爱惜,又不懂电池原理,成天插着电源使用,一年多一点电池就废了。而后又有一个 USB-A 接口坏了,拿去售后维修,被告知需要换主板,如果没有买 AC,维修的钱可以买一台新的。这让我第一次知道了花几个月工资买的苹果修个 USB 还有再花几个月工资。当然,我也确实吃了好几个月的馍(馒头),当时幸运的是,也得到了女朋友的支持,觉得对工作学习有帮助,提前消费一下是值得的。
时间匆匆,后来大概用了5年,卖掉的时候还是那个 USB-A 接口不行,和电池不行,其他都好着,卖了800多。虽然我现在有3台 Mac,也找不回当时的那份爱慕与热情。于是现在玩起了外设,爱雷电,爱 WERO。
工作到10点还不顾休息,着实被这个问题陷入了怀旧思绪,一气呵成。